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142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284篇
经济学   868篇
综合类   408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35篇
贸易经济   275篇
农业经济   396篇
经济概况   6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how neighborhood effects are connected to chronic poverty. We examine a large sample of groups of households and find that neighborhood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in a majority of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poorest groups. People living in poor communities tend to suffer from poverty over time.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mportance to explore how neighborhood effects are interrelated with chronic poverty and 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is occurs. Unlike other econometric analyses, we establish a multilevel econometric model to show that: (i) it is difficult for an individual living in a neighborhood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low education levels, and poor 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to escape from poverty traps; (ii) neighborhood effects dominate in poor communities; and (iii) although poverty is affected by group-level factors, individual factors still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regards to escaping poverty when income surpasses a threshold level Therefore, policy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providing social protec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especially in poor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32.
133.
Based on time-use data from a 2013 primary household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ime-poverty experienced by men and women in peasant households in Mozambique. The mai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women's labor allocation to economic activiti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men, household chores and care work are almost entirely women's responsibility. The heavy burden of responsibilities leave women significantly time-poorer compared to men. Women's time-poverty worsens when the burden of simultaneous care work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due to multitasking, the work tends to be more taxing. The examination of determinants of time-poverty shows that common measures of individual economic power, such as assets and education, do not necessarily affect the time-poverty faced by women.  相似文献   
134.
在大多数模型化的经济增长理论中,首先考察的是经济如何达到长期均衡,然后分析一旦经济偏离了均衡增长将如何运行,是否能够重新收敛于长期均衡点。因此遵循均衡—偏离均衡—均衡的分析思路。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观察到的多是非充分就业下的非均衡的复杂经济状况。本文试图在索洛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在非充分就业环境的假定下探讨经济增长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运行问题。并且部分地尝试用其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5.
136.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针对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农村反贫困指标评价新体系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碧玉  庞柏林 《商业研究》2005,(24):183-185
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应由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组成。在遵循综合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下,在借鉴现行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生活福利等指标,才能成为较完整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8.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扶贫体制对我国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重均衡模型,对比研究信贷、保险、"信贷+保险"三类金融产品的扶贫效果,在不同的信贷和保险产品结构下得出陷贫概率,进而得出金融扶贫产品的精准设计,以创新金融扶贫体制,从而解决我国深度贫困的问题。研究表明:单独信贷产品扶贫无效;保险能够帮助阈值以上人群摆脱潜在贫困,但对深度贫困无效;"信贷+保险"能解决一定程度的深度贫困问题,比单独信贷或单独保险的扶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对低收入的贫困群体的生活产生更显著的效用,从而论证该制度是否助力扶贫工作。因为养老金是收入的组成部分,而收入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因此养老金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效用可能存在差别。本文按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基于CHARLS 2011 -2015年数据,采用多维贫困指标,使用断点回归发现新农保养老金对贫困参保群体在食品消费方面产生更显著的效用,有助于扶贫工作。并使用含复杂时变效应的二元变量模型,进一步发现该效用在养老金开始发放时显现。本文结论有利于认识新农保政策对扶贫的作用,并将扶贫工作和已有的社会保险政策结合,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0.
英国经济学家彼得·汤森认为贫困是因为缺乏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权利,提出相对贫困测量方法.但是阿马蒂亚·森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贫困在能力的范围内是绝对的,相对贫困只是绝对贫困的补充而不能替代绝对贫困,是一种绝对的相对贫困观.本文对两人的贫困理论进行了比较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